第七百一十八章 谈茶、吃汤包_重生之一路随心
笔趣阁 > 重生之一路随心 > 第七百一十八章 谈茶、吃汤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百一十八章 谈茶、吃汤包

  曾国亢笑过,说道:“喝茶好处多,茶能解油腻,我喜欢喝茶的事,我们厂里都知道,厂领导得了好茶,也都给我一份。贤侄,我们喝的这毛峰,就是江南比较好的了湖山茶,平时我都不大舍得喝。”

  这“湖山茶”,是大湖中的大岛高山上产的茶,在唐宋就是名茶,在江南省属于顶级品牌。随心知道,上世里,这“湖山茶”都是全国著名茶叶。

  高山云雾出好茶。因高海拔山上的茶园,常年云雾缭绕,日照强度较低、湿度高、紫外线强、日夜温差大,茶叶生长较慢,叶厚,芽叶内含物质丰富,茶芽持嫩性好,这种芽叶加工的茶叶香高、味醇、韵长久。

  所以好茶多出自高山。

  随心清楚,我国除了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活字印刷术这四大明在古代称雄世界、独占鳌头,为人类文明表作出了巨大贡献,另外,茶,也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!

  茶,是我国传统饮料,源于神农,闻名于鲁周公姬旦,兴于唐朝,盛在宋代,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、咖啡、可可之一。

  现在,嗜好饮茶的人遍及整个星球,有5多个国家种茶,寻根溯源,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,引种的茶种,以及饮茶方法、栽培技术、加工工艺、茶事礼俗等等,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出去的。东瀛岛国的茶道、英伦三岛的下午茶,都是饮茶上瘾后才渐渐形成的规矩。

  茶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饮料,于是就成了人类生活中不能少的七种基本生活资料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中的一员。

  随心听出了曾国亢的弦外之音,有些自得炫耀的成分,这也没错,是应该得意,曾老伯因高厨艺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认可,这和会打仗的将领得到统帅的赏识没什么不同,只不过职业不一样罢了。

  “老伯,您在厂里的声望高啊!”随心恭维道。

  “呵呵,就是会做点吃的。”曾国亢谦虚道。

  “老伯,你是喜欢喝绿茶啊!”随心端茶喝一口,笑道。

  “呵呵,就是,其它品种的茶不合我口味,绿茶才是原汁原味。”曾国亢点头道。

  “我也只喜欢绿茶,其它的什么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青茶就是乌龙茶、红茶、花茶,我最多品尝一下。”随心认同道。

  其实,随心这话露了些马脚,你个青年,有机会品茗到这些茶吗?

  不过,曾国亢没计较,倒是把随心当作同道之人。

  随心和曾国亢老伯就共同感兴趣的喝茶事项进行了愉快的交流,随心看过有关的茶道介绍资料,什么烫杯、温壶、洗茶略知一二,曾老板则是谈喝茶的规矩。

  聊到“端茶送客”的礼节,随心笑道:“我以前曾想,主人是端茶送客,那主人见客人就不喝茶了?看了几篇文章才明白过来。”

  随心就讲了官场上怎么喝茶:下属拜见上司,上司都会以茶相待,以表示对客人的礼遇。不过下属都不会真的端起来就喝,一般只有坐久了之后上司举手称“请茶”且先饮,下属才能端茶品饮。而假如上司觉得话题已尽,又不好明着下逐客令,便端起茶碗略抿一口,或者只是举起茶杯做做喝茶的样子时,就表示客人该走了。

  这话题有趣,曾伯母和蓝萍都听起来。

  曾国亢也知道些茶的传说,说道:“我们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,我在旧时看过三国志韦暇传,里面就说,三国时吴国君主孙皓有一次大宴群臣,允许酒量的韦暇以茶代酒晋书里也说,东晋荆州刺史恒温招待客人,不是多备酒菜,而是奉茶献果。可见早在17年前的东晋时期我国己有以茶待客的习俗到了唐代,客来敬茶已经成了传统的礼节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就有一五言月夜啜茶联句,诗中写道:泛花邀坐客,代饮引情言。不过,饮茶成为礼仪、有了讲究,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原因,他巧妙地利用茶水之道,抬高了皇权。”

  这典故和诗一引,随心就知道曾老伯年幼时,是真的学到了国学,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,他能随口吟出,是下了功夫的。

  曾老伯兴趣来了,讲了个“废座撤茶”的典故。

  到了宋代,茶成为待客的“必需品”,世人大多认为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推动。

  北宋建隆元年96二月,“黄袍加身”、当上皇帝没多久的赵匡胤召见宰相范质议政。

  为表示对宰相的尊崇优礼,召见时设有座赐茶,宰相可以与皇帝“坐而论道”。

  不过这一次,范质行礼完毕刚要坐下,却听赵匡胤说:“朕最近有些眼花,看不清东西,烦请爱卿将奏折拿到朕面前。”范质于是上前递折子。

  就在这时,早已受命的内侍便把范质的座位与茶给撤了。范质回身现座位赐茶都没了,只好站着答话。

  这便是正、野史都说到过赵匡胤“废座撤茶”的故事。

  从此大臣们在上朝议政时再也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,一站一坐之间,皇权便与臣下拉开了距离。

  赵匡胤于悄无声息中抬高了皇权,而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达到了顶峰,对大臣们而言,在前殿奏对时,皇帝赐座赏茶不再是理所应当的了,而成了荣耀、给面子的事情。

  随心和曾国亢抿茶、谈着有关茶的趣味,时间过得很快。

  客厅里,王玉梅送了蒸笼回来后,就收拾好了餐桌。公公说了,要和两位客人共进早餐的。

  没多久,曾正斌送进来七笼包子,将蒸笼两两分开,放在对应的椅子前,对随心说声“陈兄弟慢用”就出去了,外面少不了他,而且,曾正斌心里有数,有自己父亲陪着这位陈兄弟谈事情,没什么不放心的,父亲经多见广,有他老人家出面比自己还好。

  笼里的包子往外直冒热气、香喷喷的,闻着都有食欲。

  曾国亢笑道:“两位贤侄,我们先吃早点。这笼蒸的灌汤包味道还将就,我综合了一下南北包子的特色,稍作了些改良。”

  三人起身,到餐桌前就坐。

  曾家人已吃完早餐,今天曾老伯是例外,他昨晚高兴得失眠,补了个觉。

  “贤侄,放开了吃,就当作在自家好了。”曾老伯做请吃的姿式。

  随心点头,说道:“您请,在老伯家,我很放松。”伸筷子挟个巧的包子到碗里,说道:“吃南方的汤包要心,咬重了,汤会冒出嘴来。”

  这是间接提醒蓝萍。

  上世友专门介绍过吃“金陵灌汤包”的方法:“轻轻提,慢慢移、先开窗、后喝汤。”

  这是灌汤包的吃法口诀。

  就是说,“先用筷子轻轻夹起,慢慢移到汤勺上,先咬一口汤包皮,让汤汁流出来,把汤喝完了,再把灌汤包吃下。这样吃灌汤包才不会烫嘴,才能吃到汤包的真正风味。”

  曾老伯家里是用碗,不是用汤勺,估计汤不太多,但咬重了,同样危险。

  提供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,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78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7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