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7章 首辅空缺_大明从慎重开始
笔趣阁 > 大明从慎重开始 > 第827章 首辅空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27章 首辅空缺

  东宫,大殿中。

  太上皇弘治坐在罗汉塌上,一脸期待的看着严成锦。

  “严卿家想与寡人,私议什么?”

  严成锦若有所思,望着萧敬。

  萧敬会意暗啐一口,不乐意道:“奴婢先出去了。”

  朱厚照十分精神,好似有了这本书,变能让他成为千古贤君。

  “老高,印花税是什么?”

  太上皇弘治目光微凝,找到书上印花税三个字,虽有注释,却读不懂是什么意思。

  储备银倒是认识。

 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,道:“书中所有注释,是臣为百年以后推断,并不适合当下大明推行,唯有国债可用。”

  国情不同,唐宋国可以去奥斯曼帝国玩经济筹银子,本就不是写给大明。

  朱厚照这狗皇帝偷来宫中。

  可眼下,也只能先应付太上皇。

  太上皇弘治蹙着眉头,“寡人看说得合情合理,为何?”

  严成锦沉吟片刻,言简意赅地道:“诸如股票,若士绅在坊间筹集了银子,百姓就没有银子了。

  朝廷再发国债,也收不到银子。”

  太上皇弘治面色僵硬片刻,一脸恍然大悟状。

  就像一个碗里的水,百姓喝得多,剩下自然少。

  ……

  东宫殿外,

  刘健几人面色各异,太上皇和严成锦进去一刻钟。

  此子私自面圣,总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。

  “刘公,太上皇可在殿中?”

  这时,一个穿着白鹇绯袍的官员挤进来,见诸公等在殿门外,有些不解。

  刘健未回答他,反问:“何事?”

  “刘公且看。”

  兵部主簿张纶呈上疏奏,李东阳和崔岩几人看了过来。

  宣府传回疏奏,官军员额多年未补,军中老弱居多。

  如今瓦剌的兵马频发出入鞑靼,虽未对大明用兵,却不得整饬兵备。

  “募兵二十余万人?如此庞大的缺额从何而来?”

  崔岩在宣府当过巡抚,对九边之事了解颇深。

  张纶又拿出一封疏奏。

  “大人这里还有一本,下官还未核实数目,可否要禀报太上皇?”

  刘健看完疏奏后,大抵明白怎么回事,却忽然犯难。

  大明的兵制采用军户世袭,爹死了才轮到儿子上。

  可如今,大明许久未动兵事了,士卒一直未更换,加之福利待遇好,撵都撵不走。

  此时,瓦剌出没鞑靼,宣府总兵林希未雨绸缪是好的。

  可一口气撤掉二十万,就要填补二十万人。

  上哪儿抓这么多壮丁去?

  萧敬敲了敲殿门,轻唤一声,得到允许后,诸公鱼贯而入大殿。

  太上皇弘治看完疏奏后,递给严成锦和朱厚照。

  严成锦略微瞥了一眼。

  疏奏大意是,宣府士卒步入暮年数目庞大,如今,瓦剌渐渐有活动的趋势,需要大批量换血。

  实则,历朝皇帝都受兵制困扰。

  打仗时还好,士卒死了补上缺额,军队保持新陈代谢。

  若休战的时间长,新陈代谢就停了,军队变得渐渐腐朽下去。

  大明的兵制维持下去,又会变成最开始的样子。

  实则与打不打仗无关,制度上有缺漏之处。

  上一世,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。

  在无战事的情况下,也能保持军队的实力,防止士卒老龄化和制度腐朽。

  兵部主簿张纶躬身:“臣以为,不当全换,换五万人足矣。”

  抽人太多,伤农。

  诸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显然是有些琢磨不定。

  崔岩开口:“臣以为,当命九边总兵传回数额,如若真是如此,也不得不换。”

  太上皇弘治思索片刻,点了点头,很快就散了殿议。

  回到府上,严成锦让何能传王不岁来。

  见又要传物件,王不岁为难道:“大人,如今都不往唐宋国走商了。”

  “说说看。”

  “具体小的也不知道,总而言之,朝廷下了旨意,去唐宋国的商货要严查。”王不岁小心翼翼的道。

  严成锦面色微动,朱厚照这厮什么时候下的圣旨……

  看来以后不能走这条道了。

  严成锦倒是想告诉朱厚照,但这货的嘴上没带把,诸公随后就会知道,彼时,离提桶跑路不远了。

  ……

  晃眼两月过去,九边还未传回书信。

  大清晨,刘来若有所思的等在午门月洞前。

  见严成锦来忙走上前去,“大人,学生有事要禀报。”

  午门旁,官员侧头瞥了眼,恋恋不舍的走入月洞。

  刘来将严成锦拉到一旁,比他还谨慎,小声道:“家父这回,真致仕了。”

  严成锦也不记得刘健请辞了几次,马文升已经在京城呆了几年,每日,王越良乡学院饮茶,含饴弄孙几年。

  刘健再不退休,怕也没命享福。

  刘来道:“内阁又变成了六人,不知李公,谢公和大人,谁会是首辅?”

  文华殿,

  太上皇弘治坐在御座上,露出些许惋惜之色,再不让刘公致仕,良心实在过意不去。

  “刘师傅要返乡?”

  刘健道:“臣还未有返乡打算,京城有养济院,听闻颇为热闹,臣择日便搬去。”

  太上皇弘治疑惑,看向旁边的萧敬。

  萧敬忙解释:“良乡商会弄的,王越也在其中,就在武子监旁的大院,有一些官员…”

  养济院,原本是高皇帝为安置残病不能生者。

  严成锦却说方便查致仕后的污吏,大肆改造了一番。

  太上皇弘治颔首点头,日后也能见到刘公,心中释然。

  早朝,诸公未看见刘健上朝,心中有些猜测。

  严成锦心中一动,若排辈,如今他是内阁三辅,首辅空着,努力一下,有一步到位的可能。

  兵部递上疏奏。

  太上皇弘治注视着疏奏,脸上微微一动,抬头看向诸公。

  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
  “大同和宣府年逾五十者,共有六万人,逾四十者,共有十二万人,臣以为当换。”蒋冕开口道。

  王琼看向太上皇道:“按旧例,需给一笔银子,如此庞大的人数……臣是怕伤农。”

  抚恤银,一个人就要几两银子。

  谈银子伤智商,诸公闭口不语。

  李东阳摸着胡须,“若全部裁撤,以耕田偿给,这笔银子便不用垫付。”

  “臣以为不可。”

  太上皇弘治看向内阁,循着那道声音的方向。

  诸公见是严成锦开口,便立即凝重起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78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7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